沟通--你的倾听价值百万
发布日期:2015-04-22浏览:1806
在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谈论自己,让别人了解自己,却很少倾听别人。而上帝恰恰只给了我们一张嘴,两个耳朵,为什么呢?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倾听!我发现如果不注意倾听别人,而是用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判断别人往往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,不管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如此。
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,问他:“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?”小朋友天真地回答:“我要当飞机驾驶员!”林克莱特接着问:“如果有一天,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,所有引擎都熄火了,你会怎么办?”小朋友想了想说:“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,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,先跳下去。”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,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,并问他:“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小孩子答道:“我要去拿燃料,我还要回来!我还要回来!”
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,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,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,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、一分平和、一分耐心,让他听到了这名小朋友最善良、最纯真、最清澈的心语。
◎细心、体察,来自倾听
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,一位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够体现出许多良好的素质。他有一颗细致的心,能够体察别人的感情;他富于同情,能乐人之乐、忧人之忧;他有深厚的涵养,能体谅别人的难处,宽恕别人的错误,容忍别人的缺点;他有良好的耐性,能够长时间地听取别人零乱、不成熟,甚至是语无伦次、前后矛盾的意见。他还具有发掘和吸收别人观点的热忱和能力,当别人因有顾虑而欲言又止的时候,他能诚恳而友善地鼓励他们继续下去;而当别人偶尔说出有趣的话时,他就发出会心的笑;当别人讲出一些不错的道理时,他就连连点头;当别人试图说出一些难以表达的思想时,他就凝神细听,并且不时就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向对方请教;当别人的讲话告一段落时,他就把别人所讲的内容整理得条理清楚,并加以吸收。
由于有以上的良好素质,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深刻细致地了解各式各样的人。他的语言,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打动人心。这样,无论什么人见到他,都愿意把他当做知心朋友,愿意向他吐露自己的心事,把自己藏在心中的剧烈痛苦、烦恼都向他倾吐出来,希望得到他的同情、安慰和帮助。
此外,一个高明的谈话者还必须谦虚谨慎。无论别人怎样敬仰他、佩服他,他都应该态度谦恭,虚怀若谷。一个狂妄自大、目中无人的人,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与他交谈的;同样,一个心胸狭窄得只容得下他自己的人,也是不受欢迎的。
◎多听听别人谈他自己
有一首诗说:“九牛一毛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历览古今多少事,成由谦逊败由奢。”这话是针对那些缺乏自知之明,盲目自满的人所说的,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生活,塑造自己良好的交际形象和性格品质,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。人的学业无止境,无论潜心自学还是向人求学,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会有长进。人生道路曲曲折折,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游刃自如,健康发展,没有虚心、诚恳的态度同样是不行的。“成由谦逊败由奢”,有了谦逊的态度,才会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的不足,就有了努力的方向。
不少人,为了使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,就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,使别人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。尤其是有的推销员最易犯这个毛病,一味地对顾客夸耀自己的货物如何好,使顾客没有插嘴的余地,其实这是最错误的做法。顾客有购买的念头,才挑剔货物,他批评这些货物,不必与之争辩,选定之后,他自然会购买。若是你和他争辩,就如同指责顾客没有眼光,不识好歹。顾客受此侮辱,肯定到别家去了,岂不白白损失了一笔生意?
所以人家说话的时候,自己若有不同意之处,应待别人说完,切不可插嘴或阻止人家,阻止人家其实是最大的错误。因为当人家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,人家绝不会接受你的意见,也根本不注意听你的。所以我们应鼓励别人把意见表达出来,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。
◎倾听中适时地插话
一个倾听高手在倾听过程中如何插话,才有助于达到最佳的倾听效果呢?
根据不同对象可采取不同的方法。
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,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,显露出犹豫、为难的神情时,你可以趁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
“你能谈谈那件事吗?我不是十分了解。”
“请你继续说。”
“我对此也是十分感兴趣的。”
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:我很愿意听你的叙说,不论你说得怎样,说的是什么。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犹豫,坚定他倾诉的信心。
当对方由于心烦、愤怒等原因,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,你可用一两句话来疏导
“你一定感到很气愤。”
“你似乎有些心烦。”
“你心里很难受吗?”
说这些话后,对方可能会发泄一番,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。因为,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“诱导”出来,当对方发泄一番后,会感到轻松、解脱,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说这些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。不应对他人的话做出判断、评价,说一些诸如“你是对的”、“他不是这样的”一类的话。你的责任不过是顺应对方的情绪,为他架设一条“输导管”,而不应该“火上浇油”,强化他的抑郁情绪。
当对方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,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“综述”对方话中的含意
“你是说……”
“你的意见是……”
“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……”
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,加深对其的印象,又能让对方感到你的诚意,并能帮助你随时纠正理解中的偏差。
以上三种倾听中的谈话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不对对方的谈话内容发表判断、评论,不对对方的情感作出是与否的表示,而始终处于一种中性的态度上。切记,有时在非语言传递的信息中你可以流露出你的立场,但在语言中切不可流露,这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试图超越这个界限,就有陷入倾听误区的危险,从而使一场谈话失去方向和意义。
【龙涛老师告诉你:沟通的要诀】
Point1
学会倾听,谈话者往往能更深刻细致地了解各式各样的人。他的语言,也可以非常有效地打动人心。
Point2
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。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,一张嘴,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。
Point3
倾听并不是只听不说。在对方说话时适时地插话,不但能引起对方的注意,更能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懂得尊重的人。
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,问他:“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?”小朋友天真地回答:“我要当飞机驾驶员!”林克莱特接着问:“如果有一天,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,所有引擎都熄火了,你会怎么办?”小朋友想了想说:“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,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,先跳下去。”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,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,并问他:“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小孩子答道:“我要去拿燃料,我还要回来!我还要回来!”
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,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,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,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、一分平和、一分耐心,让他听到了这名小朋友最善良、最纯真、最清澈的心语。
◎细心、体察,来自倾听
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,一位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够体现出许多良好的素质。他有一颗细致的心,能够体察别人的感情;他富于同情,能乐人之乐、忧人之忧;他有深厚的涵养,能体谅别人的难处,宽恕别人的错误,容忍别人的缺点;他有良好的耐性,能够长时间地听取别人零乱、不成熟,甚至是语无伦次、前后矛盾的意见。他还具有发掘和吸收别人观点的热忱和能力,当别人因有顾虑而欲言又止的时候,他能诚恳而友善地鼓励他们继续下去;而当别人偶尔说出有趣的话时,他就发出会心的笑;当别人讲出一些不错的道理时,他就连连点头;当别人试图说出一些难以表达的思想时,他就凝神细听,并且不时就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向对方请教;当别人的讲话告一段落时,他就把别人所讲的内容整理得条理清楚,并加以吸收。
由于有以上的良好素质,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深刻细致地了解各式各样的人。他的语言,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打动人心。这样,无论什么人见到他,都愿意把他当做知心朋友,愿意向他吐露自己的心事,把自己藏在心中的剧烈痛苦、烦恼都向他倾吐出来,希望得到他的同情、安慰和帮助。
此外,一个高明的谈话者还必须谦虚谨慎。无论别人怎样敬仰他、佩服他,他都应该态度谦恭,虚怀若谷。一个狂妄自大、目中无人的人,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与他交谈的;同样,一个心胸狭窄得只容得下他自己的人,也是不受欢迎的。
◎多听听别人谈他自己
有一首诗说:“九牛一毛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历览古今多少事,成由谦逊败由奢。”这话是针对那些缺乏自知之明,盲目自满的人所说的,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生活,塑造自己良好的交际形象和性格品质,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。人的学业无止境,无论潜心自学还是向人求学,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会有长进。人生道路曲曲折折,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游刃自如,健康发展,没有虚心、诚恳的态度同样是不行的。“成由谦逊败由奢”,有了谦逊的态度,才会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的不足,就有了努力的方向。
不少人,为了使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,就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,使别人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。尤其是有的推销员最易犯这个毛病,一味地对顾客夸耀自己的货物如何好,使顾客没有插嘴的余地,其实这是最错误的做法。顾客有购买的念头,才挑剔货物,他批评这些货物,不必与之争辩,选定之后,他自然会购买。若是你和他争辩,就如同指责顾客没有眼光,不识好歹。顾客受此侮辱,肯定到别家去了,岂不白白损失了一笔生意?
所以人家说话的时候,自己若有不同意之处,应待别人说完,切不可插嘴或阻止人家,阻止人家其实是最大的错误。因为当人家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,人家绝不会接受你的意见,也根本不注意听你的。所以我们应鼓励别人把意见表达出来,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。
◎倾听中适时地插话
一个倾听高手在倾听过程中如何插话,才有助于达到最佳的倾听效果呢?
根据不同对象可采取不同的方法。
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,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,显露出犹豫、为难的神情时,你可以趁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
“你能谈谈那件事吗?我不是十分了解。”
“请你继续说。”
“我对此也是十分感兴趣的。”
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:我很愿意听你的叙说,不论你说得怎样,说的是什么。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犹豫,坚定他倾诉的信心。
当对方由于心烦、愤怒等原因,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,你可用一两句话来疏导
“你一定感到很气愤。”
“你似乎有些心烦。”
“你心里很难受吗?”
说这些话后,对方可能会发泄一番,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。因为,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“诱导”出来,当对方发泄一番后,会感到轻松、解脱,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说这些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。不应对他人的话做出判断、评价,说一些诸如“你是对的”、“他不是这样的”一类的话。你的责任不过是顺应对方的情绪,为他架设一条“输导管”,而不应该“火上浇油”,强化他的抑郁情绪。
当对方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,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“综述”对方话中的含意
“你是说……”
“你的意见是……”
“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……”
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,加深对其的印象,又能让对方感到你的诚意,并能帮助你随时纠正理解中的偏差。
以上三种倾听中的谈话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不对对方的谈话内容发表判断、评论,不对对方的情感作出是与否的表示,而始终处于一种中性的态度上。切记,有时在非语言传递的信息中你可以流露出你的立场,但在语言中切不可流露,这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试图超越这个界限,就有陷入倾听误区的危险,从而使一场谈话失去方向和意义。
【龙涛老师告诉你:沟通的要诀】
Point1
学会倾听,谈话者往往能更深刻细致地了解各式各样的人。他的语言,也可以非常有效地打动人心。
Point2
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。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,一张嘴,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。
Point3
倾听并不是只听不说。在对方说话时适时地插话,不但能引起对方的注意,更能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懂得尊重的人。